![]() 手机回收,这个曾经被手机店老板们看不上的生意,又重新火了起来。 王宽是河北一家通讯企业老板,手底下有十几家门店的他,昔日只觉得回收是做“破铜烂铁”的生意。在卖一台新手机就能“赚千八百”的时代,王宽从没想过快五十岁的自身还要坐到柜台前,为了一台价值可是千元的二手机讨价还价。 但眼前行情不相似了,我国手机集市大盘跌至十年冰点。据IDC发表的报告,2023年整年大陆智能手机商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 过去以卖手机为主的线下实体店敢为人先。当手机更新换代速度放缓,要交租和养员工的实体店,也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求生之路。 而回收,向来是手机售卖链条中利润最高的环节之一。出于回收产品各异,这是唯一可以两头赚的买卖,只要找得到好路子,让货流通起来,就可以既赚同行又赚消费者。 盯上这座金矿的不止是零售店,批发商更想从中大赚一笔。在世界最大的二手机集散地华强北,二手机批发商杜云龙也告诉界面消息,过去只做转手生意的他,今年也开始试水回收。“回收的潜力只被撬开了冰山一角,以后在手机超市或将都要指着它赚钱。” 利润是新机十倍 在手机行业,回收业务赚钱曾经不是信息。但以前,它被认为是个特殊情况的买卖:国内手机消费者回收意识并不高,需要费口舌去教育用户与商场,收回来的机器质量相差大,定价和销路都是难题。最要紧的是,往日新机不愁卖,很少有人愿意把精力放在二手机上。 但当新手机销量锐减,利润空间更大的回收就变成了香饽饽。不止一家实体店老板告诉界面消息,正在此刻扩张回收业务的人手和资金扩张,把回收作为一项主营业务来做。“要是还指着新机那点差价赚钱的,那抑或提早倒闭了。” 王宽手下有两家店曾经开始做手机回收业务,其中苹果授权体验店的生意最好,每个月能收上来六七十台机器,转手销售的单台利润在三四百元。这个利润异常于卖一台iPhone新机的三倍、一台安卓新机的十倍。现时他只雇了两个员工做回收,除掉人力成本,也几乎是“稳赚不赔”。 一家大型连锁经销商的二手机业务负责人向我们吐露,在其世界数百家门店网络中,正在回收业务贡献的利润已经超过50%,超过新机、配件和其他所有增值业务收入。 灼识咨询公布的报告映现,2023年,我国二手消费电子总成交GMV3095亿元,其中手机GMV2174亿元,同比增长22.7%;二手消费电子交易量达2.191亿台次,手机为1.709亿台次,同比增长12.8%。二手机交易量迅猛增长反哺了回收超市。 做回收的门槛并不高,业内人形容是“支个摊就能做的事情”。回收日常有收机和验机两个环节,收机强调嘴皮子功夫,验机则有一套相对标准化的过程,几乎不需要什么学历,通过几天的短暂培训即可上手。 短视频开始流行后,甚至连支摊都不需要,在抖音和快手上讲好段子,也能通过粉丝粘性来获得稳定的机源,并且价格弹性更大。在深圳华强北,许多背包客流行的生活方式是,只要成交了一单回收生意,再成功转手,赚来的几百元就允许养活自己的一天。 正因如此,回收的商场格局极度细碎,几乎谁都能来分一杯羹。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总裁王永良在接受界面新闻信息时表示,即便是像爱回收这样的头部平台,商场份额也不超过20%。 大批的手机回收都发生在线下。出于导购允许在消费流程中向用户灌输回收意识,并通过以旧换新等措施来鼓励消费者交出旧机器,实体店切入回收行业的机会就在于此。 定价是门学问 当成非标准化产品,品牌、成色、型号不一的二手机,在回收和二次流通时有极大的价格弹性,这也正是商家可大作文章之处。 商家在收到一台手机后,平素会先看外观、测验基本功能,再查看有无拆修过的痕迹。划痕、屏幕破裂、镜头模糊、电池强健……这个流程中手机的估价会随着过期不断往下掉。假如没有明显故障,在不超过20分钟的时间里,一台手机的新估价就诞生了。 接下来,手机会马上进入竞价环节。成色好的机器,商家会自身卖,出于这样可以把利润做到最大。如是成色平常,则会在同行圈子里流转,若无人“接盘”,这部手机最终会被挂到拍机堂、换机侠等平台上竞价,等待价高者得。 想方设法赚更多钱,收到“靓货”是第一步。苹果手机是二手商场上毫无疑问的霸主;国产手机中,搭载“绝版”麒麟5G芯片的华为Mate30/40、P40系列最为热销,部分折叠屏及保时捷互助款则是一机难求。此外,OPPO A5、小米11、红米K40也是二手市场上较为走俏的机型。 机型只是决定价格的其中一个因素。交易是否划算,更重大的照旧发掘出售报道和谈判技巧,以及确切的定价。 在不同的渠道、经手不同的人,一台二手手机的价格有时天差地别。杜云龙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客户有一台基本功能完好的华为Mate 30 Pro,某专卖店系统给出的估价是1100,但在华强北,喊价3000以上的大有人在。他花3300回收了这台手机,最终以3700成功倒手。 定价环节万分磨练渠道商的能力。因为爱回收、回收宝等专业平台的存在,一台二手机能在商场上换到多少钱,都曾经有相对成熟和标准的评估流程。对渠道商来说,要价太高会导致利润缩窄,太低则很容易遭遇客户跑单,因为总有人会出高价。 小卖家不需要操心价格。杜云龙告诉界面采访,许多人的做法是,去大平台估个价,再往上抬个百来块,就可以留住现在的客户,小赚几百元。不过,如是商家想把规模做大,这种草莽的定价方式一定会被淘汰。源于交易量越大、资金占用就会越高,手机行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够会让价格瞬息万变。 王永良认为,一个在商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背后是全提供链的能力支撑,团队功用、验机专注度、流通渠道和周转速度,都与最后的收益息息相关。如果要把回收作为长远业务来做,供给链能力的整合升级将是必经之路。 从野蛮到规范 尽管手机回收成为了渠道商追逐的新生意,但从渗透率和行业规范度来看,这个行业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在国内,每年会产生超过4亿部二手手机,其中80%以上都处于闲置状态。灼识咨询提供的数据映现,截至2023年底,我国二手手机的正规回收率仅在2%-4%左右,中国交易的二手消费电子设备相对于售卖的消费电子设备数量的渗透率也仅为4.2%,而美国则在20%-30%水平。 “很多用户没有这种意识,比如我买了一个新手机,就一定要把旧机处置掉。假若回收就像吃饭要点外卖那样,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才可以说这个行业真正迎来爆发了。”王永良表态,用户习惯的转变需要时间,更需要线下交易这种高频场景中对用户的引导和教育。 厂商也在加速推动这样的意识转换。华为、苹果、三星等手机企业都推出了以旧换新服务,并给予500至1000元不等的补贴优惠。这本质上是一种为促进新机售卖的做法,但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消费者的换旧意识。 不过,在官方路径之外,回收一直是个野蛮生长的超市。从早年打着新机噱头的华强北新意机,到正在价格差异极大的二手机市场,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等,不仅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也造就了特别大的黑箱操作空间。 二手手机中会有一些消费者肉眼难以察觉、验机软件也尝试不出来的小毛病,比如主板问题导致的隔几天重启一次。如是是系统无法测评的微故障,很多商家在交付时并不会主动告知消费者,最后用户出现了也只能自认倒霉。类似这样的小动作,会极大用意用户对二手机的认准。 王永良说,“回收行业的集市盘子之大,做到低成本赚钱也不难。但要让行业得以长足发展,行业所有环节一定要往规范化走,不然二手永远都无从等到爆发。” (责任编辑:admin) |